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近代 太宗文皇帝敕撰 免費閱讀 精彩免費下載

時間:2018-04-25 20:12 /武俠修真 / 編輯:胡適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是太宗文皇帝敕撰所編寫的近代史學研究、爭霸流、軍事風格的小說,本小說的主角士誠,友諒,使司,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推薦。主要講的是:故元僉院餘中自迤北來降。賜以溢鈔、 致仕兵部尚書單安仁言:“由大江入黃泥灘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主角名字:士誠友諒都指揮使司僉事

小說狀態: 已全本

所屬頻道:男頻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線上閱讀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第122部分

故元僉院餘中自迤北來降。賜以鈔、

致仕兵部尚書單安仁言:“由大江入黃泥灘,過儀真縣南壩,入轉運河,自南壩至撲樹灣約三十里,宜浚以通,往來舟楫。其湖廣、江西等處運糧船可由大江黃泥灘入轉運河,過淮安壩以達鳳陽及迤北郡縣;其兩淮鹽運船可由揚子橋過縣南灘,入黃泥灘,出江以達京師;其浙江等處運糧船可從下江入港,過揚子橋,至轉運河,過淮安壩以達鳳陽;凡運磚木之船,皆自瓜州過堰,不相混雜。如是則官船無風之虞,民船無滯之患,其轉運河及江都縣港亦宜考其故而疏浚之,又瓜洲所建倉廒,地邊大江,風不測,莫若以漸移入揚子橋西高阜之地,於計為。”上曰:“所言雖善,然恐此役一興,未免重勞民,姑緩之。”

丁丑,琉國山南王承察度遣其臣師惹等奉表,貢方物,命賜承察度《大統歷》及金織文綺,師惹等文綺、鈔有差。

爪哇國王八達那巴那務遣其臣阿烈彝烈時奉金葉表入貢,使者留月餘,遣還,因詔諭其國王曰:“聖人之治天下,四海內外皆為赤子,所以廣一視同仁之心。朕君主華夷,御之,遠邇無間,爾邦僻居海島,頃嘗遣使中國,雖雲脩貢,實則慕利,朕皆推誠以禮待焉。者,三佛齊國王遣使奉表來請印綬,朕嘉其慕義,遣使賜之,所以懷遠人,爾柰何設為計,使者而殺害之?豈爾恃險遠,故敢肆侮如是歟?今使者來,本拘留,以其阜牧妻子之戀,夷夏則一朕推此心,特令歸國爾二王,當省己自修,端秉誠敬,毋蹈怒中國,則可以守富貴,其或不然,自致殃咎,悔將無及矣。”

己卯,以禮部試尚書李冕為江西布政使司試參政。冕,保定博人,洪武九年由國子生任儀禮司序班。十一年,轉監察御史,遷禮部主客員外郎,尋升侍郎,試尚書。至是,命試江西參政,未行而卒。

甲申,以薊州衛指揮同知王德為山東都指揮使。

乙酉,皇第九孫尚炳生,秦王世子也。

賜京衛軍士麥,人一石。

建昌千戶所鎮王光之子佐以疾卒,其妻萬氏亦自經,詔旌表其貞烈。

福建都轉運鹽使司副使周時中免。時中,吉安龍泉人,元季從彭瑩玉以妖言眾起兵,因改姓彭,復從徐壽輝稱平章,守龍泉。歲壬寅,率所部來降,複姓周。上嘗問時中舊所將兵多少,對曰:“昔聚則為軍,今散則為民矣。”又問熊天瑞何如,曰:“彼本兵強,嘗約陳氏江西而不以兵應之,使陳氏敗者,天瑞之罪也。其人不忠,他必叛。”及徵姑蘇,天瑞果叛,上始信重之,授時中營田使,改大司農署令,不就,改中書斷事。運糧二十萬赴開封餉軍,還授邵武府知府,復召入為吏部尚書,命招集舊所部龍泉、南康、上猶、郴州、桂陽等處軍卒凡萬八千人。坐事出知鎮江府,以埋沒錢糧逮至京,上命宥之,授轉運副使。至是又坐罪當棄市,復宥之,除名為民。

是月,吏部引選國子監生二十四人,命為府、州、縣官。上召至,諭之曰:“諸生皆學古入官,夫為臣之職,事君、民,二者而已。然能盡民之心,即所以盡事君之,故賢臣之事君也,視君如,視國如家,視民如子,苟可以安國家、利民人者,知無不為。若避難而憚勞,則事不立矣,事不立則民失望,國何賴焉?爾等尚朕言,必思盡其職也。”

十一月丁亥朔。

戊子,罷在京行用庫。

癸巳,擢諭石璞為戶部侍郎。

甲午,詔公侯及諸武臣子凡百一十九人習樂舞,以供祀事。

乙未,魏國公徐達還自北平。

庚子,重定王國社稷山川壇制:社、稷兩壇相去三丈五尺,壇方三丈五尺,高三尺五寸,四出陛,一壝,廣二十丈,壇在壝內,稍南居三分之一,壝牆高五尺,置靈星門四,外垣北門置屋,列十二戟,南面神門無屋,社立用石三尺五寸,闊一尺五寸山川,壇高四尺,四出陛,方三丈五尺,一壝,廣二十丈,壇在壝內,稍北居三分之一,壝牆高五尺,置靈星門四,外垣南門置屋,列十二戟,北面神門無屋。

辛丑,更定太僕寺所屬牧監為正九品。

封真人張宇初包氏為玄君。誥曰:“人臣之有名位者,以夫榮,因子貴,此古今令典也。正一嗣真人張宇初包氏篤生賢,克紹玄宗,特封清虛沖素妙善玄君,爾惟敬哉,以承嘉命。”

甲辰,崇明縣大風,海決沙岸,人畜多溺

丙午,故元平章完者不花與乃兒不花率胡騎數千入桃林,寇永平,掠民貲畜。指揮劉廣率兵御之,時步兵多,騎兵少,廣令步卒繼,獨率四十餘騎先至城北三十里蔡家莊,遇胡騎千餘,即擊之。兵少不敵,軍又不繼,胡兵廣中馬,馬驚仆地,遂被殺,左右多戰,千戶王輅被傷,褁創臨陣,會軍至,令部下先分兵伏遷民鎮、界陵等處,邀其歸路,又分兵出燕河擊之,胡兵敗走,輅乘勝追至遷民鎮,伏發,擒完者不花以歸,乃兒不花遁去。廣,蘄之羅田人,洪武初從徵北,克永平,以廣為指揮僉事,鎮其地。廣有膽略,善弓馬,遇敵嘗提雙刀出入陣中,人莫御者,軍號“雙刀劉”,以功升指揮同知。嘗病且殆,語人曰:“戰陣王事,吾志也。居牖下,兒女手,豈吾願哉?”至是,以戰,上聞而惜之,遣使敕永平府,傳其喪至京,以鈔百錠賜其家。子榮先為城門都尉,至是,襲廣職,未幾亦病。上念廣之功,覆命其次子貴襲職,使鎮守陝西之岷州。

戊申,河州、涼州地震。

己酉,莊地震。

庚戌,升四川夔州為府,縣、眉縣俱為州,河南開封府睢陽縣為睢州,陝西延安府葭縣為葭州,廣西南寧府之橫縣為橫州,北平保定府安縣為安州,復置四川保寧府劍州及直隸鳳陽府滁州之來安、全椒二縣、和州舍山縣、河南睢州考城、柘城二縣、衛輝府獲嘉、胙城二縣、南陽府鎮平、秘陽、穰三縣、汝寧府確山縣、陝西延安葭州吳堡、神木、府谷三縣、山東濟南府青城、陵二縣、濟寧府定陶、壽張二縣、山西太原府河曲縣、浙江處州府慶元縣、廣西柳州府懷遠縣、南寧府寧浦、永淳二縣隸橫州、廣東廣州府連山縣、北平河、平峪、懷、保定四縣、保定府城、容城、高陽、新安四縣、真安府趙州之隆平縣、順德府廣宗縣、河間府興濟、河二縣、景州東光縣、四川成都府新繁、金堂、雙流、井研、崇寧五縣、州彰明、羅江二縣、漢州德陽、什邡二縣、重慶府南川、黔江二縣、涪州武隆縣、忠州酆都縣、夔州府奉節、大昌、新寧三縣、保寧府昭化、蒼溪、南部、谷四縣、劍州江油縣、順慶府西充、營山、儀隴三縣、敘州府筠連、慶符、珙三縣、眉州青神、彭山、丹稜三縣、潼川州蓬溪、洪、中江三縣、雅州名山縣、嘉定州威遠、大邑二縣。

癸丑,吏部奏重定功臣及常選官封贈等第。凡功臣沒而加封者,公追封為王,侯追封為公;其封贈三代者,祖降一等,曾祖降祖一等,與子同,妻從夫貴;其命因子孫官爵而見封者,並加太字,追封者則止依本封稱號。凡常選文官一品至七品,止封散官、職事,其封贈三代、二代並阜牧及妻者,祖降一等,曾祖降祖一等,與子同,妻從夫貴;如有對品、散官而無對品職事者,則與其對品、散官授以次階職事;其命因子孫品級而見封者,並加太字,追封者則止依本封稱號。已上凡有申請,本部聞,附書封贈爵職,用敕符御畢,然頒降。上曰:“自今文官封贈必待三考其才能顯著者,方許給授,若一概與之,則何以示勸懲?其著為令。”

賜京衛軍士冬至節錢,以蘇木代之。

丙辰,以儒士宋訥為國子學助

十二月丁巳朔,上命戶部移文諸郡縣,凡功臣之家有田土輸納稅糧並應充均工伕役之外,如糧、裡馬驛夫等役悉免之。

戊午,登州衛指揮使司言:“海運之船經涉海,遇秋冬之時,烈風雨雪,多致覆溺,繼今運軍需等物及軍士家屬過海者,宜俟月風和渡海,庶無覆溺之患。”從之。

庚申,皇第十孫高煦生,今上第二子也。

辛酉,以燕府左相費愚為燕山中護衛指揮使。

丁卯,冠氣。

己巳夜,廣州府大風,雷雨電。

庚午,宴群臣於華蓋殿。

壬申,以太倉衛指揮使朱文質、福州左衛指揮僉事陳文俱為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甲戌,福州府地震。

廣州府地震。

丁丑夜,河州地震。

戊寅,皇從曾孫贊儀生,靖江王庶子也。

庚辰,召湖廣試布政使李叔正為禮部試侍郎。

辛巳,賜出征將士鈔錠:公侯百錠,都督五十錠,指揮三十錠,千戶而下及軍士有差。

癸未,改鑄雜職衙門方印為條記。

乙酉,禮部奏南昌府賀正旦表文不如式者,宜坐其罪。上曰:“臣子之於君,固無所不致其謹,其間事或有疏略,出於失誤,姑勿問,但錄其過以示警。”

丙戌,享太廟。

是月,吏部奏天下郡縣所舉聦明、正直、孝田、賢良、方正、文學、才之士至京者八百六十餘人。上命各授以官,因諭之曰:“人之才能少得全備,如寬厚慈祥者使之民,勤通達者使之集事,量能授官,庶有成績,若使才不稱職,位不達才,國家雖有褒德錄賢之名,而無代天理物之實,非所以圖治也。爾其審之。”於是授職各有差。

戶部奏天下開墾荒閒田地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一頃。

承敕郎曹儀等乞歸省,及挈妻來京者。上可其請,因賜敕諭之曰:“朕聞古至智之士,所患者五焉,患同庶人而不超於庶人,患無學及學,患不齒於志學者,雖齒於志學者,患無官及官,患不忠於君,既忠於君患,不能盡孝於二。昔智人患此而豁然無患矣,此其所以智也。爾承敕郎曹儀等,初有司以生員選入國學,已異常民之子矣,未及數年,授之以官,不止齒於志學,又出於同學者矣。今各言歸田,有云省者,有云家無尊,往挈妻孥而來居者,斯二者,人之大也。五患已畏而行,其三矣惟志與忠未審,若何果必患其志,則當思孟軻三五鼎之厚薄也。民之享也,無鼎乃微;官之享也,有鼎乃貴。智士既知有鼎食而貴,則必遠寒微而忠君矣,爾往省悟之吉哉。”

重建天禧寺。初,吳主孫權赤烏四年,於倡杆建寺,孫皓時廢。晉太康二年,沙門惠遠復建,因名曰倡杆寺,南唐時又廢。宋真宗天禧二年,又建寺,始名天禧,元末毀於兵。至是,重建焉,詔僧守仁住持。守仁字一初,嘗從元楊維禎學,以詩聞於時。

遣使詔諭本國王曰:“曩宋失馭,中土受殃,金元入至二百餘年,移風易俗,華夏腥羶,有志君子孰不興憤?及元運將終,英雄鼎峙,聲紛然,時朕控弦三十萬,礪刃以觀,未幾,命大將軍律九伐之徵,不逾五載,戡定中原。蠢爾東夷君臣非,四擾鄰邦,年浮辭生釁,今年人來匪誠,問其所以,果然較勝負?於戲!渺居滄溟,罔知帝賜,傲慢不恭,縱民為非,將必自殃乎?”

上以廣東陽諸縣盜賊未平,命南雄侯趙庸往鎮之,仍訓練軍馬,隨機征討。

(122 / 244)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作者:太宗文皇帝敕撰 型別:武俠修真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