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浴血羅霄
作者:蕭克
更新時間:2018-08-11 00:24:33 [共65章]
最新:第 65 節
小說主人公是馮進文,郭楚松,黃曄春的小說是《浴血羅霄》,它的作者是蕭克傾心創作的一本未來世界、文學、戰爭軍旅小說,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推薦。主要講的是:簡介:
一部由開國元勳寫就的小說!
蕭克是一位戰將。他參加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參與了建立井岡山根據地和保衛中央蘇區的鬥爭。他是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高階指揮員之一:25歲當軍長;27歲率領紅6軍團先遣西征,拉開了萬里長征的序幕;30歲率八路軍開創革命根據地;40歲參與了指揮第四野戰軍進軍中南、直追窮寇,埋葬蔣家王朝,解放全中國的鬥爭。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他曾經在朱德、彭德懷、陳毅的麾下工作;做過羅榮桓、徐向前、劉伯承的直接下級;擔任過賀龍、聶榮臻、葉劍英的副手。
蕭克是一位作家。在槍林彈雨的戰爭年代,他寫下一部長篇小說《浴血羅霄》。這部奇書50年後才得以出版,並於1991年獲得茅盾文學獎榮譽獎。他好讀書,善思索,閱覽過大量中外名著,即便在沙場運籌帷幄、指揮鏖戰間隙,仍手不釋卷。
對於蕭克將軍創作《浴血羅霄》的背景,緣起於前蘇聯小說《鐵流》。西安事變後,蕭克將軍有機會閱讀前蘇聯小說《鐵流》,書中講述的俄國工農武裝隊伍的故事及塑造的紅軍指戰員的英雄形象,都讓他激動不已。蕭克想,中國革命戰爭的規模比俄國大,時間比俄國長,影響也比他們深遠,完全可以寫出中國的《鐵流》。經過構思,他決定以第四次反“圍剿”時期羅霄山脈紅軍一支小遊擊隊伍成長的歷程為故事主線,以此展現中國革命力量的興起。
創作過程是非常艱苦的。資料缺乏,蕭克就憑著自己的記憶一點點回憶;沒有草稿紙,他就用辦公紙、書信紙,顏色不一,大小不等。不久,八路軍開赴*****前線,蕭克將軍成為平西*****根據地的主要領導,公務繁重的他只能利用業餘時間寫作。
從1937年5月動筆到1939年10月完稿,蕭克將軍寫出了長達40萬字的小說初稿,書名暫定為《羅霄軍》。在隨後的四五年中,他先後做了3次大修改,無數次小修改。讓蕭克和妻子想不到的是,這部千方百計儲存下來的小說手稿會給他們帶來橫禍。1958年反“教條主義”運動中,那塵封了21年的書稿被當作蕭克的“罪證”。為取得批判的效果,小說稿被打印出來,還附上“供批判用”的字樣,裝訂成三冊“內部”傳看,蕭克這個被批判者也得到了一套。“文化大革命”時,蕭克和他的小說又一次在劫難逃。造反派以路線鬥爭的新觀點批判他和小說。為批判蕭克,造反派又將書稿拿去油印了數百冊。曾有人說,蕭克將軍的小說是全國唯一一本還沒正式出版就被油印了兩次的小說。